2024年“感动凉山”人物发布 “妞妞合唱团”指导老师吉布小龙等人站上领奖台
2024年“感动凉山”人物
封面新闻记者 罗石芊
5月9日,2024年“感动凉山”人物发布会在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举行。13名(组)“感动凉山”人物,涵盖了医生、教师、农民、工人等各行各业的杰出代表,他们带着各自的故事与力量,依次登上充满荣耀与温暖的舞台。
即使自己没有多少文化,也要让孩子走进大学的殿堂。来自凉山州甘洛县和木里藏族自治县的曲支木家庭、邱偏初家庭走上舞台。
为了让孩子们不吃没有文化的苦,曲支木夫妇、邱偏初夫妇用勤劳的双手托举起孩子的梦想,想尽一切办法送孩子上学。2021年,曲支木夫妇的大儿子考进华中科技大学,2023年,二儿子考入北大,成为甘洛县建县以来在本地就读考上北大的第一人。邱偏初夫妇的三个子女均考入本科大学,找到了理想的工作,他们夫妇二人的行为,也在当地掀起了一股送娃上学的热潮。
曲支木家庭获奖
在今年春晚的舞台上,大凉山妞妞合唱团的孩子们用清澈纯真的歌声,唱响了《玉盘》。在她们身后,始终有一位默默坚守的引路人——指导老师吉布小龙。“我很激动,觉得很幸运。这个奖,代表着大家对我的认可,更是我继续前行的动力。”被评为“感动凉山”人物后,吉布小龙十分激动。
妞妞合唱团指导老师吉布小龙获奖
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吉布小龙发现,他所在的普格县大槽乡中心校里,大多数学生都属于留守儿童,“特别是女孩,在缺少父母的关爱和沟通的环境下成长,形成了害羞、胆小、孤僻的性格。”于是,2018年,吉布小龙组建了妞妞合唱团,由自己作词、作曲,写一些属于彝族孩子自己的童谣,希望孩子们能在音乐的陪伴下健康快乐地成长。久而久之,妞妞们通过音乐敞开心扉,争气的她们也凭借自己的努力,一次次站上更大的舞台,将凉山的天籁童声,传到更多人耳朵里。
本次发布会上,还颁发了2024“感动凉山”年度人物特别奖,该奖项由老龙头联合考古队获得。
从1987年到2024年,三十余载接力跋涉,老龙头联合考古队让7000件文物从地下苏醒,让老龙头从地理坐标升华为文明路标。2024年3月,盐源老龙头墓地入围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今年1月,再次参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两次参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老龙头墓地的价值获业界肯定。
值得一提的是,盐源老龙头墓地出土的整套青铜纺织器具和三轮青铜马车,分别刷新了中国西南地区青铜器的发现纪录,特别是枝形器,它形象地展现了巫师通过神树与天地沟通的场景,生动地再现了凉山大地的青铜文化魅力。
老龙头联合考古队获特别奖
本次发布会上,多位在危险时刻挺身而出的“凉山英雄”,共同获得了见义勇为群体奖。
2024年2月25日下午,德昌县的安子呷、胡宗南和杨拉哈三人合力将一名不慎落入安宁河的女子救上岸。2024年5月27日傍晚,凉山州林业和草原局林业高级工程师刘勇军救下了一名不慎掉下海河的女子。2024年6月,还在西昌学院就读的毛建军与邛海湿地的保安合力将落入邛海的女子救上岸。
此外,还有冲入正在燃烧的楼房,将邻居家的两个孩子救出的越西县西山乡三洪村村民阿说吉布。在邛海金鳞沙滩游玩时,救上了一名不慎落水男孩的凉山州第二人民医院肝胆外科医生吉吉伍迁。不顾个人安危,成功将一名落水儿童救上岸的会东县中学高中物理教师及体艺卫处副主任唐爱。
不止如此,在登台的“感动人物”中,还有跨越山海、以“造血式”帮扶为凉山医疗事业注入新活力的宁波医生金海英;救死扶伤、用精湛医术守护生命的医生吴伟;用三架钢琴托起彝家少年的音乐梦想,将大凉山的韵律送上了大剧院殿堂的音乐人唐青石;公正严明、守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警察妈妈”吴红;精雕细琢、以工匠精神追求卓越的工人余昌会;努力让更多大山女孩通过足球走出大山的女足教练安富;默默奉献、用专业与执着打通凉山血脉的建筑工程师倪先斌;用爱关怀特殊儿童,坚持残障儿童零拒绝的特教教师欧万学等人。
“感动凉山”人物评选活动已走过十七载春秋,成长为凉山极具影响力的年度群众性文化盛事。每年,近百万群众热情参与投票,让这份来自平凡人的感动在大凉山间持续传递,汇聚成鼓舞人心的精神力量。